在热闹非凡的圣地亚哥动漫展(San Diego Comic-Con)期间,一段关于好莱坞权力更迭与独立电影精神传承的叙事悄然浮现。
DC Studios联合CEO詹姆斯·古恩(James Gunn)凭借《超人:传承》(Superman: Legacy)的强势亮相,正在重塑DC宇宙版图。
与此同时,一段关于他职业生涯起点的回忆,也为这部商业巨制注入了意想不到的“地下文化”底色。
在接受《ScreenRant》专访时,特罗马娱乐(Troma Entertainment)创始人洛伊德·考夫曼(Lloyd Kaufman)罕见地回顾了古恩在B级片工厂早期打拼的日子,揭示了这位如今手握顶级IP的导演体内深植的“朋克”创作基因。
“舞台上呕吐的表演艺术家”,才是打动考夫曼的关键
考夫曼回忆称,古恩当年投递的简历中,那张写着“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或“出版过小说”的履历,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真正吸引他的,是古恩在简历中提到的经历——曾是一名“在舞台上呕吐的表演艺术家”。
这一充满挑衅性与实验意味的细节,与Troma推崇的反主流、低成本、高冲击力创作哲学不谋而合。
“我们何其幸运。”考夫曼感叹道。这既是对古恩才华的认可,也象征着边缘美学在主流市场的强势逆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动漫展期间,根据Box Office Mojo数据,《银河护卫队3》全球票房已突破8.5亿美元,而即将上线的《生物突击队》(Creature Commandos)动画剧集预告片也在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再次印证了“古恩模式”的强大号召力。
从Troma到DC,“五分钱特效”炼出A级叙事核心
古恩早年在Troma参与编剧的《特罗马罗密欧》(Tromeo and Juliet),可视为其创作方法论的“原型机”。
在预算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他不断锤炼如何将血腥、荒诞和真挚情感混搭融合。
这份“用五分钱拍出五块钱效果”的能力,如今正成为DC宇宙叙事的核心逻辑。
无论是《银河护卫队》中火箭浣熊的创伤内核,还是《和平使者》对暴力与救赎的黑色反思,再到新《超人》中对莱克斯·卢瑟“美男子”形象的颠覆性演绎,都清晰展现了古恩自成体系的叙事美学。
影评人艾米丽·陈在《好莱坞报道者》撰文指出:
“古恩将B级片的‘情感真实'嫁接到了A级预算上,让观众即使身处奇观,也能触碰角色的脆弱与挣扎。这正是他区别于传统超级英雄电影的关键。”
重构DC气质:拥抱“怪诞”即是未来
如今的古恩,不只是导演,更是DC宇宙“众神与野兽”(Gods and Monsters)篇章的整体架构师。
他正深刻影响着即将推出的项目,如《金色先锋》(Booster Gold)、《泥面人》(Clayface)、《沼泽怪物》(Swamp Thing)等。
这些“异类英雄”要么因科学实验变异,要么被社会排斥,其所承载的“怪物性”与“人性挣扎”,与Troma经典《毒液复仇者》的形象跨时呼应。
古恩鼓励创作者拥抱怪诞(weirdness),在视觉奇观中融入复杂情感与黑色幽默。
正如考夫曼所言:
古恩从未背离Troma的本质,他只是用顶级工业水准将“朋克摇滚”的精神——挑战规则、拥抱边缘、在混乱中创造意义——带入了主流平台。
这或许正是DC宇宙在超级英雄电影市场寻求差异化突围的根本战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詹姆斯·古恩的逆袭之路:从B级片怪才到DC宇宙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