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归队》接棒《生万物》收视破4.3!零下30℃实拍抗战剧,这才是中国人该看的史诗

36集年代大剧《生万物》在暑期档圆满收官。无论是网络讨论热度、观众口碑还是收视数据,都呈现出罕见的全面爆发态势,堪称2025年最不容忽视的荧屏现象。就在众人担心接档剧《归队》能否延续辉煌之时,这部抗战题材新作竟以4.3%的开局收视率强势登场——很多人不禁捏了一把汗:它真的能接得住吗?

《归队》接棒《生万物》收视破4.3!零下30℃实拍抗战剧,这才是中国人该看的史诗

然而,一口气追完前四集后,所有疑虑烟消云散。不愧是金牌高满堂历时三年打磨的作品,《归队》不仅稳稳接住热度,更凭借其厚重质感与真实力量,极有可能将暑期档的热度推向新的高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才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静心观看的抗战

一、真实到震撼:零下30℃的镜头,每一帧都在呼吸

《归队》开篇就以凛冽的寒风感扑面而来。茫茫林海、深不见底的积雪、幽深的东北原始森林——全部为实地取景。剧组深入吉林白山与辽宁腹地,在零下30℃的极寒环境中坚持实景拍摄。

演员们在冰河中跋涉、于雪地中匍匐,呼出的白气、冻得发紫的脸颊、皲裂的手背,没有一处不是真实记录。

更令人动容的是细节的打磨:抗联战士发梢凝结的冰晶、脸上深浅不一的冻疮、指甲缝里嵌着的泥土,甚至连衣物磨损都是时间与环境“磨”出来的,而非化妆“画”出来的。观众仿佛亲眼看到,一群从1940年东北雪原中走出的战士,正沉默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

二、人物有血有肉:他们不是神,是会痛会怕的凡人

《归队》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它对“人”的深刻刻画。编剧高满堂走访数十位抗联老兵及其后人,只为还原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剧中没有无所不能的“战神”,只有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

《归队》接棒《生万物》收视破4.3!零下30℃实拍抗战剧,这才是中国人该看的史诗

胡军饰演的“老山东”倔强如石,却扛起整个队伍的信念;宋家腾诠释的“福庆”虽胆小怕死,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掩护战友;李乃文塑造的“汤德远”寡言少语,内心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他们也会疼、会恐惧、会想家,但正是这些普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挺身而出。

三、创作有初心:摒弃流量,只为还原一段值得被铭记的历史

《归队》没有刻意启用流量明星,不掺杂爱情副线,更不套用商业化的“爽剧”套路。它的全部重心,都放在还原东北抗联战士的真实群像上。

以小人物映照大历史——这才是抗战剧应有的格局与担当。观众看到的不是虚构的传奇,而是一群人在绝境中依靠信仰挣扎求生的真实故事。

十四年抗战,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代人用血肉与生命写下的悲壮史诗。

《归队》让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英雄,不是无所畏惧的,而是明知前方是,却依然选择归队的凡人。

该剧正在央视一套、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热播。这部诚意之作,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归队#

《归队》接棒《生万物》收视破4.3!零下30℃实拍抗战剧,这才是中国人该看的史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归队》接棒《生万物》收视破4.3!零下30℃实拍抗战剧,这才是中国人该看的史诗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