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神盾局特工》第七季落下帷幕以来,这部曾承载无数粉丝情感的漫威剧集便逐渐淡出MCU的主流叙事轨道。尽管在七年七季的创作周期中,该剧以相对有限的预算构建了丰富的人物弧光与独立宇宙观,甚至一度尝试与电影宇宙接轨,但随着漫威影业战略重心向Disney+流媒体平台转移,该剧的“非正典”(non-canonical)地位也愈发明确。近期,主演汪可盈在粉丝见面会上坦率回应了关于角色“震波女”黛西·约翰逊回归的可能性,直言“从未收到任何官方联系”,并半开玩笑地表示自己“不擅长保密”,暗示若有回归计划,她必然知情。这番言论再度点燃了剧迷对“小破局”正统地位的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神盾局特工》在完结后长期处于“冷藏”状态,但近年来漫威对旧有IP的重启与整合动作频繁。2023年《秘密入侵》虽口碑未达预期,却开启了对“斯克鲁人”等《神盾局特工》曾深入挖掘的设定的再利用。而2024年上映的《雷霆特工队》电影官宣阵容中,包括叶莲娜·贝洛娃、冬兵等角色,显示出漫威正尝试将过去分散在剧集与二线漫画中的特工系角色进行系统性整合。业内分析认为,这或许为《神盾局特工》中的角色提供了潜在回归路径。知名影视资讯平台Deadline曾引述一位不愿具名的漫威制作人观点:“特工系角色具有成熟的观众基础,且其‘地缘政治+超能力'的设定与当前MCU的叙事方向高度契合。”
相较之下,《夜魔侠:重生》与《回声》的成功让“捍卫者联盟”系角色不仅实现剧集回归,更被正式纳入电影宇宙时间线,反观《神盾局特工》团队却始终未获同等对待。据Box Office Mojo统计,截至2025年8月,Disney+上线的MCU剧集中,涉及特工题材的《猎鹰与冬兵》《洛基》等剧集平均观看时长位居前列,显示出市场对这一类型的高度认可。这也让粉丝质疑:为何拥有完整团队架构与粉丝基础的“神盾小队”无法获得一次重启或联动机会?
更深层来看,漫威当前的内容策略正从“宇宙统一性”转向“多元叙事并行”。随着《洛基》引入多元宇宙管理局,《旺达幻视》探索现实重构,MCU已不再强求所有作品处于同一时间线。这种背景下,《神盾局特工》即便无法完全并入主宇宙,也完全可作为“平行现实”或“另类时间线”项目重启。正如《娱乐周刊》影评人指出:“《神盾局特工》证明了在低预算下讲好角色故事的可能性,其情感深度与连续剧叙事优势,恰恰是当前短平快的电影节奏所欠缺的。”
五年沉寂,粉丝的期待并未消退。当汪可盈说出“我同意我应该加入《秘密入侵》”时,她不仅是在调侃一部已完结的剧集,更是在叩问一个关于角色归属与宇宙认同的行业命题。在MCU步入“后多元宇宙时代”的今天,或许正是时候重新审视那些曾被边缘化的“小破局”们——它们不仅是粉丝的情怀寄托,更可能是下一阶段叙事突破的关键拼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汪可盈吐槽:漫威压根没找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