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 轻舟AI助手 《芥川奖》中包含 AI创作的内容,文学奖该不该对 AI公开?

《芥川奖》中包含 AI创作的内容,文学奖该不该对 AI公开?

最近,170年芥川文学奖的角逐已经结束,作者九田理江因其作品《东京同情塔》摘得此奖。值得一提的是,九段理江在他的得奖致辞中承认,他曾大量运用 AI科技如 AI,该书约5%的文字都是从AI中摘录而来。她说,一般情况下,她都会对AI透露自己的心事,而 AI (AI)给了她灵感,她说:“我打算把 AI应用到我的作品中,让我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创意。”

《芥川奖》中包含 AI创作的内容,文学奖该不该对 AI公开?-1

芥川文学奖的评审似乎并不反对将应用到文学竞赛之中。作为评委的作者平野启一郎说,评审委员会并没有觉得九条的 AI运用有什么不对,他说:「可能有些人会把整个故事当成是由一个产生型的 AI来完成的,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就会知道,这部小说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关于产生型 AI的说法。如果是在别的小说中,这个方法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在《东京同情塔》中,却没有任何问题。”作家吉田修一更是对《东京同情塔》赞不绝口,认为这部电影“完美无缺”,“这部电影很有意思,可以引起很多争论。”

人工智能帮助下的文字,会不会逐步成为国产文艺大奖的一部分?红星报记者就多位文坛评审及写手进行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此的各种看法。

简单的人工智能书写易于辨识不易得奖

“这个情况,在全国文艺大赛上应该早就存在了,只是在初选阶段就被主编给掐掉了,根本吸引不了所有人的眼球。”八光分文化创始人,也是华语“星象奖”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冷湖”科技奖创始人之一的杨枫对红星新闻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AI创作的品质并不高,若是纯粹由 AI创作出来,那就很好辨认,会被打死。

杨枫说,从他对编辑界的理解来看,纯粹的 AI创作是不太可能获得奖项的,因为“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的。”不过,她也说,如果有高品质的人工智能,连这位资深编辑都看不懂,那就更让人惊喜了,“这就相当于 AI通过了图灵测试。”(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了图灵测试,它是一种类似于电脑的东西,可以让使用者在不被打扰的状态下,对一种设备进行随机询问,当使用者对某一种设备的错误判断率达到30%以上时,就会被判定为拥有人类智慧。)

成都市作协会长熊焱,作为包括“草庐诗会”在内的多项大赛的评审委员,对 AI写出的东西,明确表示反对。他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尚未找到人工智能写作的作品参赛,但他看了几首 AI的诗作,都是“比较简陋的,既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出色的经历,所以不太可能拿到这个奖项。”

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创意助理的作用,有点类似于百度的升级版本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作为创意助理,由机器和机器共同编写。这样的创造是很难辨认的。“但这种方式,跟我们以前用各种搜索工具搜索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杨枫认为,此次芥川奖得主“九段理江奖”,只是说明 AI也能作为一个写作的辅助工具,而这部作品,大部分都是由创作者自己完成的。

《芥川奖》中包含 AI创作的内容,文学奖该不该对 AI公开?-1

作者骆平表示,人工智能对人的写作起到了强大的辅助作用,她对红星新闻表示,九段理江运用人工智能获得奖项,目前看起来还很新颖,但长期而言,这将成为科技变革的一种常态。

骆平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就好像从石器时代,到后来的竹简,再到印刷术,再到电脑,都只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阶段,能为创作者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到时候,或许没有人工智能,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我还没有把 AI用于写作,现在还不需要;不过,我会用 AI来写论文,比如说,我会询问某个领域的某个学者,他的作品是什么,然后我就能准确地定位到他的作品,省了我不少的时间。”骆平表示, AI类似于百度的“更新版本”,取代了传统的搜索引擎,“我们之前都是用百度做,而今天,我们用的是 AI,这可比百度要精确得多。”

也正是由于 AI更接近于“百度”,所以骆平觉得,真要把它写成一部文艺小说,那是行不通的,“它只是给你灵感,给了你一些东西,却不可能让你完全运用。人工智能的范围或许比我们大,但却绝对无法和我们相比。”

辩论:人工智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使用人工智能来获得奖项,会导致对其它作家的不公正吗?骆平觉得,这样的“不公平感”,会被时间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消除掉,就好像当初计算机出现之初,使用计算机比纸质笔更有效率,而如今,已经没有人去争论,用计算机来创造作品,究竟有没有公正可言。

熊焱认为,九段理江通过 AI写作,还拿到了一次文学大奖,也算是对那些写手提了个醒,“若是没有创意,一味地从众,必然被 AI所淘汰,被 AI所替代。”至于人工智能的运用,熊焱认为,这牵涉到科技道德的问题,若无节制地运用人工智能创造,「人将成为心灵的怠惰,心灵成为一张白纸。人工智能的运用,让人丧失了创造性。假如单纯依赖外物便可即时获得,那么人们的创作将陷入停滞,更无法在创作上取得重大的突破与发展。”

《芥川奖》中包含 AI创作的内容,文学奖该不该对 AI公开?-2

骆平却是另一种看法,她说:「科技进步并不会导致人们的创造力懈怠,反而会令人愈卷愈多,恐怕我们无法跟上。」“就跟木心的《从前慢》差不多,一个人的人生,能做的东西是很少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做到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祖先。”骆平说。

将来,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会逐步进入文坛吗?熊焱相信,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AI就会拥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亲身体验,而且他的间接体验要比人类强得多,因此,在不久的将来, AI很有可能会代替大多数的诗歌,只有一小部分的诗歌,因为他们的直观体验比 AI要差很多。

而杨枫却坚信, AI在写作方面,或许会比人更有优势,她在《人造神祇——中国人工智能科幻小说佳作选》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人脑的硬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但 AI的脑袋却没有覆盖, AI的发展比我们快得多,所以,我觉得,这本小说,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被 AI征服的,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果 AI比我们的作品更好,我们的 AI,很有可能会完全凌驾于我们之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