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高布伦在电影《小行星城》中饰演的角色不仅促进了对人类状况的深刻思考,而且巧妙地扭转了他之前主演过的一部大片。杰夫·高布伦此前曾在多部作品中成为深刻意义的先驱,他通过不同类型和广泛的表演目录展现出这种特质。无论是像《侏罗纪公园》中的伊恩·马尔科姆一样警告人类有关其创造所带来后果,还是像《变蝇人》中的塞斯·布伦德尔一样着迷于人体的局限性,马尔科姆始终在以某种程度的深刻性为特征的角色中表现出色。
马尔科姆在《小行星城》中的较新角色再次由与《史蒂夫·朱伊斯与“海底生活”》导演韦斯·安德森合作,使他扮演了至今为止最引人深思的角色之一,尽管这是其中最短的角色之一。总体上,《小行星城》试图通过外星接触的视角来理解人类,在一个电影内的嵌套式戏剧中,跟随一位作家(爱德华·诺顿饰)创作了一部关于被外星存在侵入的天文爱好者大会的戏剧作品。这个外星人由杰夫·高布伦出演,虽然只有短暂的表演,但却非常有力量,对于理解古怪的《小行星城》电影中的许多要素至关重要。
杰夫·高布伦在《小行星城》中扮演的外星人角色颠覆了他在《独立日》中的角色
在该作家创作的戏剧中,外星人乘坐U.F.O.降临在大会上,平静地拿走了那里展示的一颗陨石,然后平静地离开。这次相遇没有引发冲突,并引起了与会者的好奇,但也在政府内部引发了恐慌。政府做出的反应是《小行星城》试图唤起类似于娱乐作品中外星情境的反应;正如杰夫·高布伦的表演所证明的那样,《小行星城》中的外星人接触与《独立日》等电影中对外星经历的描绘截然不同,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人类状况视角。
杰夫·高布伦在《小行星城》中扮演的外星人角色完全颠覆了他在1996年的大片《独立日》中的角色,他的角色大卫·莱文森被迫应对一个威胁人类存亡的外星入侵。在《小行星城》中,杰夫·高布伦不仅仅是肉体上扮演了一个外星人角色,而是利用这个角色来体现接受未知并继续前进的哲学。相比之下,在《独立日》中,杰夫·高布伦的角色处于应对外星入侵的进攻方,因此他的角色被迫与未知事物携手,以拯救人类。
杰夫·高布伦在《小行星城》中的外星人代表
与《独立日》不同,《小行星城》的外星人并没有引发社会的衰落。事实上,外星人的意图从未完全披露,这有助于塑造大会成员的观点,并是理解安德森这部非传统和复杂电影中的人类状况普遍信息的关键方面。《小行星城》中的戏剧作家康拉德·厄普正努力理解自己围绕外星人的戏剧作品所带来的极其复杂的动机和方向,但他克服了困扰,并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到底。
厄普创作的角色以及饰演他们的表演者也受到他们个人困扰的影响,但却期望能够接受外星人的存在以及戏剧的离奇之处。通过《小行星城》的结局,我们明白安德森的电影挑战着其角色接受不确定性,而不是迫使他们对抗它。杰夫·高布伦在《小行星城》中扮演的外星人角色代表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当其被接受为现状时,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而非必然灾难性的情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小行星城》:杰夫·高布伦在外星人角色中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