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导演用7年打磨的「核工业史诗」,在17国电影节横扫12项大奖
戈壁滩上的光影奇迹
获奖荣誉 | 技术突破 |
---|---|
温哥华红枫叶奖 | 70mm胶片实拍核试验场遗址 |
金兰奖最佳主旋律 | 1:1复刻1964年文工团舞台 |
北影节嘉年华金奖 | AI修复300小时历史影像 |
这部以1964年西北核工业基地为背景的公路片,用「车轮丈量信仰」的叙事手法,再现了父辈们在罗布泊的峥嵘岁月。导演李书朝的镜头里,黄沙与热血交织成共和国核工业的基因图谱。
血色传承:从原子弹到摄像机
- 核二代基因:父母参与两弹一星工程
- 战火淬炼:对越反击战集体三等功
- 跨界追梦:56岁考入北电导演系
为还原历史细节,剧组在戈壁深处搭建「时间胶囊」基地:
• 服装道具误差控制在0.5毫米
• 采用航天级防辐射材料复刻仪器
• 特邀当年文工团成员担任艺术顾问
七年磨一剑的「军工级」制作
- 2016年:川大编导系拜师学艺
- 2018年:北电导演系深造
- 2023年:率队重走父辈「核工业长征路」
"这不是电影,是给共和国核工业者的情书" —— 温哥华电影节颁奖词
拍摄警示:剧组在核禁区遭遇7次沙尘暴,设备损耗率达42%。为获取晨曦镜头,连续23天凌晨4点开工。
文化传媒的「两弹一星」工程
李书朝创立的成都李汶泽文化传媒,正打造影视界的「核反应堆」:
• 签约17位军工后代作家
• 建立「三线建设」影像数据库
• 开发VR版《岁月》沉浸体验
当58岁的李书朝在戛纳红毯行军礼,这部耗资1.2亿的匠心之作,正在用光影为共和国铸就新的精神丰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核二代李书朝跨界封神!《岁月》斩获国际大奖背后的血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