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新版《弗兰肯斯坦》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完成了全球首映,迅速成为舆论焦点。这部由网飞重金打造、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亲自操刀的哥特式巨制,改编自玛丽·雪莱近两个世纪前的文学经典,自立项之初便承载了极高的行业期待。首映当晚,德尔·托罗携主演奥斯卡·伊萨克、雅各布·艾洛蒂、米娅·高斯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集体亮相红毯,现场星光熠熠。更令人瞩目的是,影片放映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13分钟,这一数字不仅追平了去年《野兽》创下的本届鼓掌时长纪录,更被视为冲击金狮奖的强烈信号。回顾历史,德尔·托罗曾在2017年凭借《水形物语》在此地摘得金狮,并一路横扫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此次携新作回归,显然志在再度冲击顶级奖项。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延续了德尔·托罗一贯的暗黑美学风格,视觉呈现极具沉浸感。奥斯卡·伊萨克化身执着于生命奥秘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博士,雅各布·艾洛蒂则饰演被赋予生命的“造物”,米娅·高斯则担纲博士的妻子伊丽莎白。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与道德困境构成了影片的核心张力。导演试图通过这一经典IP探讨人性边界、科学伦理与孤独宿命等深层主题,辅以繁复的场景设计与阴郁的光影调度,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古典恐怖氛围。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影片长达149分钟,制作成本高达1.2亿美元,堪称流媒体时代罕见的史诗级尝试。
然而,尽管首映反响热烈,专业影评界的反馈却显得相对克制。烂番茄新鲜度定格在77%(基于22家媒体评分),虽属及格线以上,但远未达到“现象级”的赞誉。不少评论指出,影片在技术层面无可挑剔,哥特式布景、服装与摄影均展现出德尔·托罗标志性的艺术追求,但整体叙事却略显陈旧,未能为这一古老传说注入足够新鲜的思想内核。有影评人直言,作品“华丽而空洞”,虽有大师坐镇,却难掩流媒体工业化制作的程式化痕迹。这似乎再次印证了网飞模式的某种悖论:即便集结顶级主创与巨额预算,仍难以完全突破“精致平庸”的天花板。
据悉,该片已确认将于10月17日在北美部分影院开启限定放映,此举显然是为冲击奥斯卡奖项铺路,随后将于11月7日正式登陆网飞全球上线,届时更多观众将得以评判这部野心之作的真正成色。无论最终奖项归属如何,它已然成为今年秋季最受关注的影视事件之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网飞新片《弗兰肯斯坦》亮相威尼斯,首映炸了,观众站起来鼓掌13分钟